谷歌无人驾驶汽车面临政策限制

谷歌无人驾驶汽车任重道远 面临政策限制

据英国《每日邮报》11月20日报道,最近谷歌公司正在加紧对其研发的无人驾驶汽车的测试,并对各项性能进行优化,争取早日与公众见面。可是,谷歌公司的这条路颇为艰难,其中政策的限制使得其各项工作难以顺利进行。
阅:65
沃尔沃/微软合作开发新技术 全息眼镜助阵自动驾驶

沃尔沃/微软合作开发新技术 全息眼镜助阵自动驾驶

据海外媒体报道,沃尔沃汽车集团与IT巨头微软公司已达成合作,双方将共同开发下一代汽车技术。众所周知,包括谷歌、苹果在内的不少IT公司目前正在大力开发可穿戴设备,微软也不例外。其于今年年初的Windows 10发布会上展示了一款HoloLens全息眼镜,这款产品也受到了媒体的热捧。微软此次与沃尔沃合作,共同将HoloLens引入汽车中,也推动了更多汽车新技术的运用与发展。
阅:66
谁定无人驾驶汽车标准?

谁定无人驾驶汽车标准?

目前业内最乐观的估计是,2020年全球将有首批高度自动驾驶车辆投放市场,并迅速得到发展和普及,到2025年高度自动驾驶车辆将占到当年总销量的25%。10月,特斯拉将系统升级到7.0以后,一夜之间全球4万辆ModelS具备自动驾驶模式,仿佛让整个业界相信无人驾驶时代即将来临。
阅:100
奥迪与美国一城市达合作 欲打造智能城市交通系统

奥迪与美国一城市达合作 欲打造智能城市交通系统

据海外媒体报道,大众集团旗下奥迪品牌近日宣称,其已与美国马萨诸塞州萨默维尔市(Sommerville, Massachusetts)达成合作,将为后者打造智能城市交通系统。日前,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的“智慧城市博览会”(Smart City Expo World Congress)上,奥迪CEO鲁伯特·施泰德(RupertStadler)和萨默维尔市市长Joseph A. Curtatone签署了一份备忘录,双方将共同为萨默维尔市开发新的城市移动战略。
阅:85
起亚投资20亿美元打造自动驾驶 2030年上路

起亚投资20亿美元打造自动驾驶 2030年上路

起亚汽车日前发布官方声明称,该公司计划到2020年为其车型阵容提供半自动驾驶技术,并且到2030年推出其全自动驾驶车型。初步投资计划中,到2018年起亚将投资20亿美元,帮助公司研发先进驾驶员辅助系统(ADAS)技术,并且大量聘用工程师。本项投资还将在未来数年帮助起亚引入下一代智能车。
阅:89
吉利欲年销百万辆新能源车 百公里油耗剑指1.5升

吉利欲年销百万辆新能源车 百公里油耗剑指1.5升

11月18日,吉利汽车在广州车展前夕正式发布其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蓝色吉利行动”,旨在2020年前后实现新能源车占销量比重90%以上,新产品百公里综合油耗1.5升以下。该战略的首款落地车型吉利帝豪EV也在当天上市。
阅:98
福特对福特Fusion混动版进行自动驾驶汽车测试

福特在Mcity测试自动驾驶汽车 加快传感技术研究

美国密歇根大学早前已经与当地政府及企业达成合作,并建立了新的机构Mobility TransformationCenter(MTC),旨在打造新一代智能交通系统。而该机构总投资额达到上亿美元的Mcity项目也已于今年7月份正式对外开放。作为一项模拟现实世界中城市环境的项目,Mcity占地面积达32英亩,具有封闭式试验街区以测试自动驾驶汽车。近日,福特成为首家在Mcity开展自动驾驶汽车测试的汽车制造商。
阅:81
国内首个智能车研发中心落户常熟

国内首个智能车研发中心落户常熟

国内首个智能车研发测试中心——“中国智能车综合技术研发与测试中心”在常熟落户,该中心就相当于智能车的“驾校”。中国智能车综合技术研发与测试中心是由常熟市人民政府联合西安交通大学、中科院自动化所、长安大学和青岛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成立。
阅:131
美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有哪些启示?

美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有哪些启示?

美国车联网技术经历了十余年的发展,从辅助驾驶、智能驾驶、规避危险、信息互换、安全舒适、节能减排等领域都有相应的进展和产业化,其中感知技术、无缝移动通讯、商用车通讯、精准导航、IVHS 信息平台和自驾驶等技术都相继取得关键性地进展。
阅:99 (1)
优步与TomTom合作 地图服务或更优

优步与TomTom合作 地图服务或更优

据科技网站The Verge报道,优步(Uber)与荷兰导航软件开发商TomTom周四签署合作协议,优步手机App将使用TomTom提供的地图服务和交通数据。据悉,根据这份多年合作协议, TomTom 同意为优步的全球司机提供地图和交通数据,覆盖全球逾300个城市。但双方并未披露这项合作协议的财务条款。
阅:87
汽车共享+互联网+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自动驾驶的“汽车共享4.0”战略

康迪急烹“四合一”大餐 吉利曲线提速新能源

“公交车不只是大巴的样子。”在汽车共享和“互联网 ”交织而成的新鲜环境下,面对汽车共享的未来世界,车企的掌舵手们纷纷“脑洞大开”,康迪汽车董事长胡晓明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在胡晓明看来,如果将公交、地铁比喻为杭州交通体系的“大动脉”,微公交则是城市的“毛细血管”,解决市民通勤的最后一公里。基于这样的想法,胡晓明开始尝试微公交模式——采用纯电动汽车、主打分时租赁模式。
阅:74